“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。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”唐朝诗人林杰的这首《乞巧》,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七夕民俗配资专业网上炒股,将家家户户穿针乞巧的热闹场景跃然纸上,寄托了人们对美满姻缘的祈愿。
七夕与乞巧:历史悠久的浪漫传承
七夕源于汉代,被赋予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传说,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。在汉朝,七夕时女子主要祈祷自己能像“织女”一样心灵手巧,故而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,衍生出无数乞巧文化习俗。石碁镇凌边村作为远近闻名的“乞巧文化村”,为七夕乞巧传统文化守望传承无数春秋,且不断进行创新。随着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深入开展,石碁镇凌边村大力推进乡村建设,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,道路平坦整洁,绿树成荫,花草繁茂,为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了更加宜人的氛围。
凌边村乞巧
凌边乞巧:百年传承,创意无限
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,石碁镇凌边村凌边松谷凌公祠热闹非凡,四面八方的人们齐聚于此共赏乞巧展览。今年七夕,凌边村乞巧展馆内展出50多件精美乞巧作品,大多数出自乞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凌广聪、曾秀妃夫妇之手。新作品《穆桂英挂帅》尤为引人注目,这组作品由17个乞巧公仔组成,均由二人设计、一针一线完成,观众纷纷驻足欣赏、拍照、打卡,现场热闹非凡。
凌边乞巧
展品中还有许多不同主题、不同版式的乞巧作品。有讲述红色革命故事的《抢渡金沙江》,让人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;有描绘岭南农村生活的《农业大丰收》,生动展现出乡村的富足与喜悦;还有记录新时代印记的《港珠澳大桥》,彰显着国家的强大与进步……各种题材的乞巧作品齐齐亮相,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观赏体验。
凌边乞巧
而大型乞巧作品《牛郎织女鹊桥会》则生动再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深情相会的经典场景。这组作品还被聪叔巧妙地添加了电动机械装置,七夕当天,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缓缓相会,二人眼神中满是思念与爱意,引得众多观众纷纷拍照留念。展览还将牛郎织女的故事分为六版展出,分别是《初见生情》《相爱成婚》《七仙织布》《一夜万绢》《夫妻分离》《鹊桥相会》。每一个版式都制作得极为精致,生动传神。这些乞巧作品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在七夕佳节成为了表达爱意和祝福的美好象征。
粤剧表演:传统艺术,温馨相伴
这边乞巧展览吸引众多人流,那边凌边会堂也是人声鼎沸。除了乞巧展览,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凌边会堂正在上演凌边村2025年乞巧节粤剧。农历七月初五是凌边文艺汇演,粤剧表演从农历七月初六晚上8点到农历七月初八,每晚八点开场。
粤剧表演
会堂内座无虚席,观众沉浸在粤剧的悠扬旋律和精彩表演中。凌边村村民表示:“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,除了本村人还有很多附近村里人来看戏。而且现在村里环境好了,大家出来看戏心情也更舒畅,一起看戏感受这份传统的民俗和氛围。”
七夕节,这个充满浪漫与期许的佳节,不仅是庆祝爱情的日子,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。在石碁镇凌边村,你能感受到这份美好的氛围和温馨的气息。随着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深入推进,凌边村的环境越来越好,文化也将更加繁荣。
文:番禺融媒记者 邓芳 关维权
图:番禺融媒记者 谢展鹏配资专业网上炒股
配资头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